當前位置:首頁 > 智慧供冷 > 運營模式
運營模式
智慧供冷PPP模式
針對具體的單體建筑,根據用戶提供的空調使用需求(使用時間及負荷)和空調末端系統的設計情況,由用戶與華德共同參與估算出該單體建筑全年所需空調系統總供冷量、總供熱量和總熱水量。
以傳統中央空調冷源、熱源和熱水供應系統的一次投資成本(按10-15年折舊計算),計算合理的資金成本,并以傳統中央空調實際運行能耗成本、系統管理成本和維護保養成本計算,得出用戶自己投資、建設、管理模式下的用冷成本,在此基礎上,按照為客戶節省能耗成本、管理成本和維保成本10—15%,結合用戶提供的水電價格核算出該智慧供冷系統的單位供冷量價格、供熱量價格和供熱水量價格。用戶按以上價格和實際使用量向華德支付使用費,華德負責投資該單體建筑的冷(熱)源設備,并負責合同期(20年)內的運行管理和維護保養工作。
該模式可以實現不需用戶投資并獲得節省系統長期運營成本10%—15%的客戶效益,并由智慧供冷運營商承擔了空調設備產品質量,非正常維修損失,效率衰減等全部風險。
智慧供冷EMC能源費用托管型
與PPP模式的不同之處在于中央空調的冷(熱)源設備由用戶投資,設備投資和資金成本不計入冷價計算范圍。針對具體的單體建筑,根據用戶提供的空調使用需求和空調末端系統的設計情況,由用戶與華德共同參與估算出該單體建筑全年所需空調系統總供冷量、總供熱量和總熱水量。
以傳統中央空調實際運行能耗成本、系統管理成本和維護保養成本計算,得出用戶自己投資、建設、管理模式下的用冷成本,在此基礎上,按照為客戶節省能耗成本、管理成本和維保成本10%—15%,結合用戶提供的水電價格核算出該智慧供冷系統的單位供冷量價格、供熱量價格和供熱水量價格。用戶按以上價格和實際供用量向華德支付使用費,華德負責投資該單體建筑的冷(熱)源的遠程控制系統,并負責合同期(20年)內的運行管理和維護保養工作。
該模式可以實現為用戶獲得節省系統長期運營成本10%—15%的客戶效益,并由智慧供冷運營商承擔了空調設備產品質量,非正常維修損失,效率衰減等風險。